在第75集團軍某旅,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創客工作室。這個工作室有多大?
說大,一點也不大——20多平方米的房間,只能放下3張桌子、3個資料柜和幾把椅子。
說小,一點也不小——在該旅技術維護室主任高進軍眼中,這里孕育著戰斗力提升的無限可能。
創客工作室掛牌那天,高進軍至今難忘??粗菈K閃亮的牌子,高進軍知道,自己和戰友的創新之路從此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。
一周一次的基層創客團隊會談日,是高進軍期待的日子?,F場,大家熱烈討論創新思路,匯報技術革新進度,上報困難需求……高進軍邊提問邊記錄。一次次創新思維火花的閃爍,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這些年,隨著創客工作室不斷擴容,該旅越來越多的官兵加入基層創客團隊,大家創新的勁頭越來越足。在這里,一位位“智多星”脫穎而出,一個個“金點子”結出碩果:“導彈自動檢測充氣系統”“高炮供電箱保護裝置”“炮手室內輔助訓練器”等10余項戰訓器材技術革新成果誕生,10余項課題研究成果獲上級表彰……
“創客工作室”成立的前前后后
■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通訊員 馮鄧亞 葉星國
第75集團軍某旅創客工作室技術骨干進行業務交流。戴蔓欣 攝
官兵有夢想,機關來搭臺
第75集團軍某旅創客工作室的成立,源于一名指導員的創新實踐。
一次演練,該旅某連操作手剛完成精度校對,便發現“敵”機快速向陣地逼近,差點貽誤戰機。這一幕,讓身處指揮方艙的指導員楊濤驚出一身冷汗。
“標校車開設流程復雜,能否對其進行升級改進,實現一鍵自動化開設?”從那時起,研發“標校車一鍵調平系統”的想法,在楊濤心底萌發。
沒過多久,楊濤要搞技術革新的消息傳出,官兵質疑聲隨之而來。身為指導員卻操著技術專家的心,楊濤曾一度被認為是“不務正業”。但楊濤有自己的看法:“我們是武器裝備的使用者,哪里需要創新,怎樣進行創新,我們最了解,創新也更有針對性?!?/p>
如何進行技術革新,楊濤有自己的門道?!凹夹g革新有時候要離開常走的大道,潛入森林才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東西?!睏顫嬖V記者,那段時間,他和戰友們主動學習專業知識,向上級申請選送技術骨干赴廠家跟班培訓。遇到技術難題,他會叫上幾名戰友,開一場“諸葛亮會”,共同探討解決方法,開展實踐論證。
數個月后,楊濤的做法得到回報——經過集智攻關,相關數據被寫入程序,“標校車一鍵調平系統”研發成功。
那天,該旅與空軍某部組織了一場實戰化陸空對抗演練,“標校車一鍵調平系統”初露鋒芒。新系統使標校車整體開設時間大幅縮短,為快速校準導彈精度、成功命中目標起到關鍵作用。
“這場仗,新系統功不可沒!”看到“標校車一鍵調平系統”被成功應用于演訓場,楊濤興奮不已。
一石激起千層浪。楊濤的技術革新成果在該旅迅速傳開。一時間,吸引不少人前來“取經”。隨著前來交流的人越來越多,楊濤漸漸感到力不從心。
“既然大家技術革新熱情這么高,為何不搭建一個平臺,方便大家學習交流?”于是,楊濤找到該旅技術維護室主任高進軍。兩人一拍即合,向旅機關提出成立創客工作室的想法。
官兵有夢想,機關來搭臺。該旅人力資源科科長吳洪波了解情況后,決定依托旅里優勢資源,為基層官兵實現技術革新夢想搭臺鋪路。沒過多久,吳洪波向旅黨委提交了由人力資源科牽頭,其他相關業務科室參與組建創客工作室的報告。
議戰議訓會上,這個報告得到該旅黨委高度重視,并很快批復:“機關牽頭研究相關政策,最大程度對基層創客給予扶持幫助,各營連要積極動員廣大官兵參與其中,讓基層技術革新蔚然成風?!?/p>
就這樣,創客工作室成立了。
第75集團軍某旅開展實戰化演練檢驗裝備性能。戴蔓欣 攝
尊重官兵的創造力,就是愛護部隊的戰斗力
“汽車組裝好,只有上路跑起來才能體現價值。創客工作室成立了,運行好才是關鍵?!痹撀脛摽凸ぷ魇覓炫坪?,吸引越來越多的戰友爭相報名。作為創客工作室負責人,高進軍感到壓力與日俱增。
“掛牌不是博眼球、爭彩頭,也不是為了評獎,而是將技術革新成果切實轉化為戰斗力?!备哌M軍一次次在心里提醒自己。
為了便于創客工作室高效運行,高進軍決定將每周六上午確定為基層創客團隊會談日,用來召集大家開展技術革新討論,并收集創新想法和意見建議。
過了數周,高進軍發現,大家積極性很高,但提出的技術革新想法大多難以實現。還有一些官兵好高騖遠、眼高手低,不屑于瞄著一些日常訓練所需的小革新、小發明進行研究。
基層創新攻關,如果一味搞大項目、輕小革新,勢必陷入“大項目沒搞出來,小項目又沒有搞”的困境。高進軍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:“技術革新無大小,管用實用就是寶,只要是對提升戰斗力管用的,都是‘金點子’?!?/p>
一次基層創客團隊會談日,高進軍直接否決了部分官兵提出的一些不切實際的點子,并勉勵大家:“先低頭看路,步子走穩了再抬頭看天?!苯涍^一番交流,大家端正思想認識,找到了努力方向。
某型導彈供電系統電纜連接撤收程序復雜,容易帶來一些問題,該旅技術維護室助理工程師葉利民提出改進“電纜連接裝置”的想法?;鶎觿摽蛨F隊會談日上,“電纜連接裝置”項目論證通過后提交上級機關。沒過多久,該項目一路綠燈批了下來。
查閱教材資料,鉆研電路原理,開展插件器材試驗……數周后,在葉利民與戰友共同努力下,“電纜連接裝置”改進成功,并在全旅推廣應用。
創新的種子一旦在基層扎根,就能遍地開花。某營二級上士郝利棟革新的“爆破安全架”,有效提升了爆破作業安全系數;某營三級軍士長郭兵研制的“火炮瞄準具多功能充電器”,大幅提升充電速度;某連指導員鄭明爽研發的“方位分劃盤”,解決了空情方位辨別效率慢的問題……
那段時間,捷報一個個傳來,高進軍倍感欣慰。每周六的基層創客團隊會談日,也成了他期待的日子。
“創造力就是戰斗力。尊重官兵的創造力,就是愛護部隊的戰斗力?!备哌M軍說,“每次走進創客工作室,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、鞭策著,每個人都動力十足?!?/p>
這,也是創客工作室成立的初衷。
第75集團軍某旅技術維護室主任高進軍正在鉆研設備。戴蔓欣 攝
只要有能力、想創新,人人都可以成為創新的主角
數十份技術革新成果告示及發明人照片,將光榮榜鋪滿。
走進該旅創客工作室,一群官兵圍在展板前,興高采烈地議論著。話題只有一個:下個季度,誰能上榜?
創客工作室運轉一段時間后,這樣的畫面已經司空見慣。所謂上榜,就是以官兵為主角,將已經推廣應用的技術革新成果告示張貼在光榮榜上。
起初,高進軍只是想通過這樣一種形式,鼓勵大家創新。隨著活動進行,想當“主角”、能上“C位”的人和事越來越多,官兵比拼趕超的勁頭更足了,技術革新成果也在不斷涌現。
一張合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。讀罷技術革新成果介紹書,記者才知道,照片上的人是該旅新排長權宇和老班長李光輝。
那年,某型新裝備列裝,由于新老系統報送參數不同,模擬演練中暴露出新老裝備數據難以共享的問題。
權宇研究發現,通過加裝數據模塊,可以破解新老裝備通聯壁壘。隨后,他將技術革新想法在基層創客團隊會談日上全盤托出,不料遭到李光輝的質疑:“新裝備出廠就是這樣,我們搞技術革新能行嗎?一旦造成裝備損壞,得不償失?!?/p>
“之前的一次模擬演練,新老裝備因系統不兼容、鏈路不通等問題,我們險些栽了跟頭。因此,我們需要通過技術革新來解決這個問題?!眱扇艘环綐屔鄤?,爭得面紅耳赤。
“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眼下問題已知,為何不嘗試打通新老裝備之間的通聯壁壘,讓戰斗力實現快速增長?!”看著兩人討論激烈,高進軍意味深長地說,遇到困難選擇固步自封,這不是創客工作室組建的初衷。
“老班長經驗豐富,了解一線官兵需求;新排長學歷高、思維活躍,沖勁足?!?高進軍說,他們剛好形成互補,思想碰撞有助于技術革新。
為了讓兩人順利“牽手”,高進軍專門組織了一次基層創客座談,集眾人智慧進行現場論證。
多輪交流后,權宇的技術革新項目不僅得到眾人肯定,也讓李光輝信服。隨后,二人攜手攻關。權宇利用在院校所學知識,帶領技術骨干進行研究,聯系廠家探討系統升級方案,與專家聯合開展技術創新;李光輝結合多年的裝備使用和維修經驗,積極建言獻策做好“助攻”。
不久后,二人成功研發出某數據模塊,新老裝備數據共享難題迎刃而解。
“在創客工作室里,大家不分軍銜高低,不搞論資排輩,只要有能力、想創新,人人都可以成為創新的主角?!备哌M軍說。
一段時間以來,缺乏真實空情施訓的問題困擾著該旅某連官兵。一次基層創客團隊會談日上,該連大學生士兵彭盛國提出研制一套模擬訓練系統的技術革新想法。
“想法是好的,但要實現并非易事?!迸硎募夹g革新項目提出后,多數人對此并不太看好。
讀大學時,彭盛國學過計算機編程,有一定實踐基礎。針對戰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特情,他與連隊骨干深入交流,構想作戰場景設置,并向院校教員請教,運用VR模擬系統提高戰場環境真實度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經過艱苦攻關,模擬訓練系統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。有了模擬訓練系統,官兵們訓練時間得到保證,有效提升了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。
得益于這項技術革新成果,彭盛國的照片登上了創客工作室的光榮榜。
一名普通士兵的技術革新項目得到推廣運用,這則消息傳出后猶如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個石子,產生的層層漣漪推動著更多基層官兵開始嘗試、探索。
“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,官兵的發明創造潛力是巨大的?!彪S著該旅基層創新活力迸發,創客工作室把更多官兵聚攏起來,越來越多的“金點子”變成現實?!疤柺稚矸葑R別牌”“夜間輔助瞄準器”等技術革新成果投入演訓場,在訓練中取得良好效果。
破解創新密碼,引發群蜂智慧效應
營區主干道,被稱為“旅里的‘星光大道’”。道路兩側各有一排燈箱,每次路過,該旅某營二級上士張春陽都會情不自禁地駐足觀看。
燈箱里張貼著全旅在各領域表現突出、成績優異的先進個人宣傳海報。屬于張春陽的那個燈箱,“三等功”的字樣格外耀眼。
“這份榮譽,屬于我個人,更屬于全旅所有的創新人才?!睆埓宏栒f,近年來,旅里大力培養基層創新人才,他是受益人之一。
前些年,張春陽所在營列裝新裝備,專業人才不足、使用效率低等問題制約著部隊戰斗力建設。針對此類問題,該旅出臺創新人才培養措施,外送一批優秀骨干赴裝備廠家跟班培訓,張春陽有幸獲得此次學習機會。
去年年底,張春陽學成歸來。再次走進裝備方艙,他的底氣更足了。
那天,張春陽結合以往對抗演練中出現的電磁干擾問題,與通信專業一級軍士長莊緒全開展交流討論,并萌生出技術革新某數據模塊的想法。
上報立項,邀請工廠專家現場指導,技術革新項目很快得到推進,后期應用效果良好,有效解決了多重干擾條件下裝備通聯難題。去年年底,張春陽榮立三等功。
走下領獎臺,張春陽心潮澎湃地說:“在夢想升騰、鼓勵創新的好時代,總有一股力量在背后推著你,想不進步都難?!?/p>
“這把‘射界換算尺’,是大家集智創新的產物?!痹趧摽凸ぷ魇依?,三級軍士長肖坤濤對他的技術革新成果如數家珍。
過去,因角度參數換算不一致,每次導彈發射前要進行數據換算統一。制作“射界換算尺”的想法,便在后來的基層創客團隊會談日上被提了出來。
說干就干。肖坤濤認真查閱資料,刻苦鉆研數據換算原理,并結合戰車接收數據,反復推算參數值……經過幾個月的技術攻關,肖坤濤成功研發出一款簡便實用的“射界換算尺”,大幅縮短了裝備開設時間。
“創客工作室破解創新密碼,引發群蜂智慧效應?!比缃?,該旅一支支由創客領銜的攻關小組,活躍在演訓一線,攪動了全旅創新的一池春水。
前不久,創客工作室再傳喜訊:針對駐地雨季較長的氣象環境,該旅某營技術工程師朱四紅帶領二級上士余健,研發出“炮手室內輔助訓練器”,使訓練不再受惡劣天氣影響。
創客工作室帶來了什么?
或許,現在給出答案還太早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的未來潛力無窮。通過這個創客工作室,許多官兵標定了軍旅生涯的奮斗方向。他們堅信:擁抱嶄新的時代,迎著春風向上成長,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成就不一樣的精彩。
讓創新能量在戰位迸發
■李小年
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指出,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、人才是第一資源、創新是第一動力。對軍隊來說,科技不僅是第一生產力,也是核心戰斗力。一支軍隊想要具備強大的戰斗力,必須擁有過硬的科技實力。
科學技術是軍事發展最活躍、最具革命性的因素?;鶎庸俦L期在訓練一線與裝備“親密接觸”,最了解裝備的性能、狀況,最清楚裝備瓶頸、技術短板,更容易見微知著。因此,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或需求往往更有針對性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創新的活力在基層,創新的源頭在官兵。
基層官兵好比創新的“原子”,一旦能量被激發,就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。我軍歷史上,著名的“近快戰法”“郭興福教學法”,都源自基層官兵的智慧。將鏡頭轉向今天,我軍新時代創新人才不斷涌現,他們立足崗位積極創新攻關,為強軍興軍作出應有的貢獻。
創新如同登山,山道彎彎,荊棘叢生。對基層官兵來說,創新不能好高騖遠,片面追求有看點。只有眼睛向下看、身子往下沉,緊貼戰位開展小發明、小革新、小創造,努力在創新實踐中積累經驗,在破解難題中提升能力,才能結出有助于戰斗力提升的創新成果。
“群力之所舉,則無不勝;眾智之所為,則無不成?!庇眯暮亲o基層創新的“土壤”,需要精心“松土”“施肥”“澆灌”。這就要求各級以識才慧眼、容才之量、愛才之心,給想創新、能創新的基層官兵提供機會和舞臺,既鼓勵各展其長,又注重發揮團隊優勢;既重視自主創新,又善于借梯上樓,充分激發官兵銳意創新的勇氣、敢為人先的銳氣、蓬勃向上的朝氣,讓創新能量在戰位迸發。